新闻回顾
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根据评估结果,不合格的4个博士学位点、4个硕士学位点、42个专业学位点被撤销。被撤销的学位授权点,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
被亮“红牌”高校
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招生
这则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通知里,共亮出了50张“红牌”,即被评估后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其中不乏985、211学校的一些专业。
其中,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不合格”的是东北大学的统计学、同济大学的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公共管理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评估“不合格”的有首都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数学、聊城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西安财经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被亮“红牌”即评估“不合格”的高校学位点,即刻撤销学位授权,且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今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再招生,在学的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认为,此次处罚力度大,源于高校改革“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为什么产生这么大影响?就是过去没有一次亮出这么多“红牌”,撤销学位点,而且其中有很好的学校,这样警示作用更大。特别是现在高等教育规模到如此大的程度,质量问题只会越抓越严。过去研究生以上学位毕竟数量少,学校还是比较珍惜和重视的。现在数量大了,不排除一些学校争取学位点的时候特别积极,争到后可能就忽视了建设、师资、人才培养等。现在对博士生论文的抽查比例也在提高,这些都说明,对质量的监控作用在增强。
专家表示,教育部撤销学位点是一种很严肃的处罚手段,意思是“你不认真了”——当时拿到这个学位点,但现在你不认真建设了。这种处罚,对学校的声誉会产生影响。
没毕业学位点就被拿掉
高校内部“炸了锅”
通知的发布像一颗“重磅炸弹”,引爆的不仅仅是各媒体平台,高校内部更是“炸了锅”,特别是名列其中的高校。突如其来的评估结果,让许多高校都蒙了,纷纷表示并不了解评估“不合格”的原因,也没有评估结果申诉渠道。针对这个问题,国务院学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下达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尽快向有关学位授予单位反馈学科评议组和教指委的评估意见。
高校更担心的是因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本次被撤销学位授权点的单位中,不乏许多985、211名校。同济大学也是被要求撤销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之一,该校法学院副院长宋晓亭表示,对学生来说,接下来学校已经谈好的合作培养计划可能无法进行,而学生还未毕业学位授权点就被拿掉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无法估计。
让中国高校及师生在短时间内接受突如其来的评估结果并不容易。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生评估中心副主任、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的王战军教授认为,建立长期有效、动态调整的淘汰和退出机制很有必要,成熟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应该建立学科的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这对整个研究生教育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各个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形势,不应以传统的思想和旧的观念来考虑问题。学校要主动参与动态调整,提高培养质量。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主动调整学科结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非等着被评估、被撤销,这是最积极的办法。高校教师也应该主动去适应这些变化,把提高质量放在首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2015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招生已达64.5万人,在学研究生为191.1万人,毕业生人数也创历史最高值(55.2万人)。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包括深化改革、定期评估、论文抽查等,还有前面提到的硕博学位点撤销,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应有“质保期”
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起始于1978年恢复招收培养研究生和1981年正式建立学位制度。
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具有鲜明特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其他国家都不同。首先,中国研究生教育有比较完整且严格的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从最顶端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到地方学位委员会、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区别于全世界任何国家。其次,保障体系还包括严格的研究生培养准入制度,哪个机构哪个学科能不能培养研究生,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再次,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措施,这个措施就包括之前提到的这些年国家相继出台的各种文件、政策,都是研究生质量保障措施。而且,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也有针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保障办法。”王战军教授介绍说。
在王战军教授看来,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学校的作用尤其突出。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是质量保障的主体,每个大学都有一系列具体到各个培养环节的严格规定,从过程上保证质量。而第二个区别是导师的作用。在国外高校,从研究生的录取、面试到培养、评价,导师的选择空间和主动权都比较大。他说:“在培养过程中,导师也有权去淘汰学生,区别于我们对淘汰的理解,这里所说的淘汰实际上是一种导向性分流,比如说资格评估没有通过,导师会跟研究生沟通,可能会告诉他‘你不太适合读博士’,或者‘你不太适合读这个专业,是否可以转专业’。在这整个过程中,研究生也会适当考虑导师的意见,最终实现分流。这在整体上看还是淘汰,能保证毕业的研究生质量相对较高。”
基于这些国外高校建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王战军教授认为,中国高校在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应加强高校的主体意识,同时提升导师在保障质量方面的意识,发挥导师的作用。
相关链接
年度监测
学术质量提升之道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简称格大)始建于1451年,是全球最为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全球百强大学,历年全球排名最高为第51名。
作为一所久负盛名的全日制综合性古典大学,“年度监测”是格大学术质量提升框架中质量保障和改进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借此检验学校课程与专业培养是否符合师生预期。
格大的“年度监测”对四方面因素进行监测和报告。第一,分析学生数量、学生成绩、来自于学生和教职员工以及内外学术机构的反馈、已确定的其他成绩指标的数据。第二,突出优秀创新的教学实践,用于教职员工间的工作经验分享和改进。第三,针对培养质量的改进,反思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并制定未来教学的规划,以及回应学校教学规定的相关要求。第四,每年都会完成一份培养质量的年度监测报告,在学校之后各阶段的培养质量及标准的保障和改进过程中,该报告将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帮助学校维持适当水平的学术标准,格大还聘请若干校外督察员参与学校内部质量评估,内容包括:学校对有关专业所设置的学位授予标准是否合适;学生成绩标准是否适当,以及与其他院校相近专业的学生成绩标准的可比性;评分、考试和学位授予的过程是否适当。校外督察员均为独立的学术专家,来自其他学院或相关领域,需就学校指定专业的情况提出公正的咨询意见,直接向校级领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