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山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界形象地称为“金改22条”。三年来,山东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加大风险防控力度,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据《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来自省金融办的消息,山东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936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3130亿元,增长超过61%。光鲜的数字背后,山东金融改革三年,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实践呢?
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初明锋介绍,这几年我们金融改革效果是很显著的,在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在生产要素的配置等等这些方面,市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金改22条提出,支持和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稳步推进多种形式的社会融资。三年来,山东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直接融资水平得到迅猛发展。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先后突破5万亿、6万亿。2015年,山东股票、债券两项直接融资达到4591.7亿元,是2012年的2.53倍;今年上半年达到2681.2亿元,同比增长57%。全省上市公司达到25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到461家。
初明锋称,普惠金融是我们金改22条的主要内容之一,一个主攻方向,普惠金融就是为了给社会的各类组织和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便捷的、成本可接受的金融服务。
资本市场的活力,来自政策松绑。小贷公司准入门槛降低、融资渠道限制取消,今年7月,枣庄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至此,山东137个县区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全覆盖,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500亿元,其中90%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山东在全国唯一试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县(市、区)超过70个。草根金融蓬勃兴起,原本暗流涌动的民间资本,初步实现阳光化、规范化运作。
初明锋称,我们的股权市场,产权市场,文化权益市场,能源环境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走在全国的前列。
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日前上线,这是山东第7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过去一年,山东六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交易规模超过500亿元。8月29日,第800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中心三年累计帮助6000多家企业融资超过200亿元。金改22条大手笔布局金融业发展新蓝图,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打造“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2011年至2015年,济南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4%;青岛获批成为我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多项全国“第一单”在岛城落地。三年努力,山东现代金融业发展新格局初具规模。(张靖 欧阳明哲 王晋 赵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