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黎平8月29日电 题:上海企业走进黔东南:深山村寨路路通脱贫百业兴
中新网记者陈静
贵州的黔东南州,青山延绵、层峦叠嶂,保持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令人陶醉。深山之中坐落着众多大大小小村寨。在过往的历史岁月中,因为交通不便,鲜有外人走进大山、走入村寨;山里人则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有的山民甚至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优质的特色农产品也“藏在深闺”。
记者经过连日采访获悉,现在,这样的状况已经彻底改变了。这里的村寨与国道、省道已经连通,村民出入十分方便。
2015年,贵州省政府相关部门与上海宝冶签署相关协议。自此,上海宝冶市政工程公司投身贵州省“十三五”黔东南州通村公路的建设:以农村公路为重点,全面构建农村公路路网,创新推行“建养一体化”服务模式。
据悉,上海宝冶承建的黔东南州“十三五”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工程项目分布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共250多个道路项目,全长约2200公里。记者获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2017年10月底,黔东南州实现了村村通路,且道路总体质量优良。宝冶集团方面透露,所有县道项目也将于今年12月底全部完工。
日前,跟随上海宝冶集团,记者走进黔东南州,在这片“地无三里平”的土地上,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般逐渐蔓延到贵州黔东南州的每一个村镇,延伸进寨子和村组。“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已经成为现实。
总面积约3万平米的黔东南州,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是全贵州省地质条件最差的地区。这里少数民族聚居。黔东南州素来农村穷、农民苦、经济发展缓慢,是知名的贫困地区。据了解,交通发展严重滞后是该地区贫困的客观核心原因。通村公路的建设不仅将为农村群众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也将为脱贫攻坚奠定交通基础条件。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条延绵曲折,但路面平整的水泥路通向侗族聚居的滚玉村,车辆行驶过去十分平稳,即使会车也不显得狭窄。驶过与国道相连的6.85公里通村山路,记者来到了坐落于滚玉山上的滚玉村。海拔740米的村子聚居了286户人家,总计1415人。据了解,这个小村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年间。
以往,通往山下的小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出行很是困难。村里有不少老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村寨。在村口的徐兴桥家,记者了解到,以往,年轻的村民下山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如今只要20分钟。记者看到了一辆九成新的电瓶车。徐兴桥告诉记者,如今,这部电瓶车是他去年刚买的,有了下山的路,买部“电驴”便于出行。谈话间,雨一直下着,但从敞开的大门中,记者看到,时不时有村民来往走过。听说是修路的企业来人了,村民十分热情地向宝冶工作人员打招呼。
不到30岁的村支书徐基静告诉记者,小时候,爸爸背他下山买玩具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他说,如今,自从道路修好了,不少村民家陆续购买了电动车或小轿车。今年,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比往年多了起来。尤其农忙的时候,不少年轻人可以便捷地回到村寨帮助干农活。
徐基静说,以往只有姑娘外嫁的滚玉村,去年以来,村子里也娶进了来自山脚下村庄或县城的新媳妇。谈及未来,这位年轻的支书信心满满,路建好了,村里打算带着村民们发展生态养殖业。他说,目前,全村共养了786头猪。未来,村里还将发展包括香料、药材在内的种植业。
在平永镇,一位正行走在归布至岑勤水泥路上村民说道:“以前这里都是土路,下雨天的时候,一出门浑身都是泥巴。几十年了,终于盼到了这条水泥路,我还专门买了辆摩托车,以后去县里、去亲戚家、送小孩上学都方便了。现在走在这宽敞干净的水泥路上,说不出的开心。”
据了解,对黔东南州各个村寨的村民来说,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工程项目带来了实惠,公路修到了自家门前,还能在施工单位务工赚钱;对山里孩子来说,一条平坦的道路不仅为他们铺就一条安全的求学之路,也为他们修筑了一条走出大山的“康庄大道”。
据了解,除了为村寨铺就水泥路,建设者们还出资20万元人民币为榕江县当鸠村铺就跨村便民桥,解决了当鸠村382户人家,1615户村民的出行问题。这一善举还带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输,解决山货“下山难”等问题,带动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完)
原标题:上海企业走进黔东南:深山村寨路路通 脱贫百业兴|黔东南州丨上海丨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