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孙静源)2024年12月13日,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报声再次划破长空,如泣如诉,将历史的惨痛记忆拉至眼前。南京城那一段血泪史,是所有中华儿女心口永难愈合的伤。回首过往,侵华日军以残暴手段屠戮同胞,仅仅六周,30万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无辜百姓丧命于枪炮与屠刀下,多少老弱妇孺的哭喊声仍在街巷间的历史中回荡,那场炼狱,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篇章。
回首过往,我们悲戚长叹,再观当下,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和平与发展虽是主流,其下却仍暗流涌动。俄乌冲突纷争不断,巴以战火绵延不休……局部矛盾频发,政治博弈加剧,种种不稳定因素时刻威胁着来之不易的安宁。站在当今的节点上,历史中的血泪教训正在告诫着我们,战争只会带来毁灭与伤痛,和平共处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真正基调。如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坚定站在和平一边,正如所说,“我们要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人类共同进步”,我国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倡导多边合作,以对话消弭分歧,用共赢取代垄断,坚持不懈展现大国担当,矢志不渝守护和平火种,在国际社会上坚守和平正道,致力于维护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幸福。
展望未来,我们当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理念作为发展的指引。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崛起,迈向伟大复兴征程,初心使命是最坚实的精神底座。于内,我们应深耕和平教育,将历史真相融入血脉,在让下一代深知和平的珍贵;于外,我们应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在科技、文化等领域互学互鉴,输出中国智慧。当每位国人将个体奋进与国家昌盛、世界和平相连,汇聚点滴之力,形成守护和平的磅礴伟力,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永不再现,让世界的未来向着光明而进、让努力的目的变为为了和平二战。
在国家公祭日的钟声里缅怀逝者,是对历史的敬重;于当下时局砥砺奋进,是对和平的守护;向未来征途勇毅前行,是对使命的担当。让我们背负历史重量,手捧和平希望,胸怀复兴梦想,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方,扬帆远航,直至和平曙光普照大地,以发展硕果慰藉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