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头环保“总动员”:旧貌换新颜

  源自青海三江源区域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流经中国20多个省(市、区),覆盖逾一半国土,是维系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生态安全重地。

  十多年来,从开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到设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直至试点国家公园体制,有效的环保行动让三江源头换新颜。

  “万里长江第一县”:骑马巡护挑“重担”

  “进山巡护,一般得早晨8点出发,路远就得提前到6点。”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治多管理处,生态管护员巴青说,选择步行、摩托车或骑马巡护,还得带上炒面、酸奶,最好有风干牛肉,因为很晚才能回家。

  作为国家公园近万名生态管护员之一,巴青每月有1800元人民币的绩效工资。巴青说:“除了边巡逻边捡垃圾,回去还要写日志,尽管当地气候恶劣,路也不好走,但环保上去了,动物也常见了,其他的困难都不算啥。”

  治多管理处专职副书记才仁闹布告诉中新社记者,巡护并不是走马观花,还要绩效考核,包括发现、报告并制止采砂、猎捕、乱砍滥伐林木、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等;考核不称职,会被解聘。

  “黄河源头第一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约古宗列是黄河源区,该县西部的叶格、曲麻河乡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曲麻莱管理处。

  “有人说我们傻,屁股底下坐着金子不开采,”该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说,保护青山绿水是在造福下一代,“现在我们这里已经彻底告别了盗猎者和挖金子的人”。

  叶格乡红旗村环保小组组长土才和队友们将在草场和公路沿线捡拾的废铁、易拉罐、塑料瓶、废电池分类打包,由官方提供经费,定期送到垃圾处理厂。这样的环保小组,该乡共有15个。

  澜沧江源头:“垃圾换文具”

  玉树州杂多县地处澜沧江源头。因垃圾“围城”,两年前,当地官方开展了“垃圾换文具”的环保行动,即学生可用捡拾的垃圾在学校文具店换取文具。

  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副校长尕玛求尼说:“以前这里(文具店)经常缺货,有时候我们一天能换出去200多支笔,现在一天最多换十几支,有时一支都换不出去。”

  该校学生本措表示,“以前上学的路上随便可以捡到很多矿泉水瓶、纸盒子,但是现在很难看到了”。

  青藏公路:静态“驿站”和流动环保队

  “青藏绿色驿站”是由青海省官方和民间组织建立的垃圾回收公益性站点。从格尔木到拉萨1140公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规划有18个绿色驿站,其中部分已运行,以防止这条横贯长江源园区、最繁忙的进藏大通道被垃圾“掩埋”。

  除了静态的“驿站”,记者8月初时曾见到一支青藏雪线环保队在青藏公路沿线捡垃圾。队长闹才说,这支60多人的环保队中大部分是曲麻莱县曲麻河乡的生态管护员,现在他们居住在格尔木市。

  “我们每月都会组织在青藏公路沿线捡垃圾,每人承包两公里,有些人得乘车到离家上百公里外的地方”,闹才说,“一趟下来,沿线就干净多了。”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王湘国说,国家公园提出了突出并有效保护修复生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等改革任务,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典范。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