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类上百个项目 中国航天员刻苦训练成就飞天梦


  不久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之际,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11名曾经出征太空的航天员聚集在五星红旗前,重温入队誓词。

  聂海胜:重温入队誓词,目的就是不要忘记我们当初入队的一种初心,始终要牢记我们航天员的使命责任。

  宣誓: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

  刘洋:很多人都问我们对航天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体能,训练,心理?其实我觉得对航天员最大的挑战,就是这种毅力,你需要用终身去坚持去热爱这样的一个事业。

  杨利伟:从现在看,我们回过头理解,确实是你选择了它就选择了责任。

  20年间中国航天员六上太空,连战连捷,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浩瀚宇宙太空,第一次迎来了中国访客——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2005年,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征战太空,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在刘伯明、景海鹏密切配合下,首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翟志刚挥舞国旗,以豁达自信的一小步,实现了中国人与太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2012年,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再次出征,中国航天员首次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并一次成功,叩开了中国首个太空家园的大门;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登顶“天宫”,王亚平站在世界最高讲台,首次开展太空授课,在数以千万计青少年的心底,播下了科学与梦想的种子;2016年,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33天的太空之旅,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为后续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经典的瞬间。然而辉煌的背后,却离不开中国航天员20年的拼搏与坚守。在加入航天员大队前,他们都是有过1000多小时驾机经验的优秀飞行员,虽然太空与天空仅一字之差,但对人的要求却是天壤之别。为练就过硬的飞天本领,他们要首先进行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学习训练。

  景海鹏:在我印象当中,这5年半时间,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上街,我们很少出航天城的大门,这5年半左右的时间,我中午从来不休息,晚上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干什么,都是亮着灯,把所有的资料所有的书籍都摊在桌上,都摊在地板上,光火箭系统要读的书有多少,要学的原理有多少。

  杨利伟:我还面对着无休止的考核,我所有的这些训练项目都要考核,而且后来我开玩笑,我说我们这种考核和我们在大学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你所有的考试将来都会记录档案,都作为你将来你去执行任务的一分子。

  除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外,航天员还要承受超重、失重、低压等特殊环境因素的严峻考验,挑战的是生理和心理的承受极限。这是模拟失重训练,航天员需要身着160多公斤重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反复训练舱外活动技能,一次训练长达4个小时。

  翟志刚:我们在水下要给这个服装加到1.41个大气压,服装一加压之后,它就沉不下去水了,沉不下去怎么办,它就要往服装上加铅块,加上很多铅块,需要加上100多公斤铅块的重量,服装本身就是120多公斤,加上铅块120多公斤,加上自身的体重60多公斤,应该说整个300公斤,甚至300多公斤这么一个质量,在水下的所有移动,运动,姿态改变,全由双手来完成。

  聂海胜:一次任务训练下来,浑身都是汗,汗不知道出了多少,衣服能拧出一斤两斤水。

  除这些严酷的训练外,挑战超重耐力的离心机训练,则是每一位航天员脑海里最深刻的共同记忆。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常人只能承受3至4倍重力加速度,而航天员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

  聂海胜:8倍的重力加速度,就像你自身重量的8倍,假如现在是70公斤,就是560公斤,你身上所穿的衣服,所带的设备都还不算,这些东西压在你的身上,在高速旋转的时候,强大的过载冲击力的作用下,我们的呼吸非常困难。

  景海鹏:在旋转过程当中,你的鼻涕眼泪,全给你甩出来了,而且我们这项训练,在我印象当中,包括爱人也好,包括父母也好,家人从来不会让他们看,为什么,因为8个G,转起来以后,脸都拉变形了,当父母看到这一幕,父母会有什么感想,当自己的爱人看到这一幕,他会有什么感想。

  20年间,让所有航天员感到自豪的是,在做这项训练时,他们也共同创造了一项纪录。

  聂海胜:这是我们的离心机,我们平常躺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边,我们坐离心机的时候,左手要握着一个红色的按钮,这个红色按钮主要作用,在坐的过程中,你受不了的情况下,坚持不了了,你一按,控制人员就会把这个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停下来,20年来我们所有的航天员,都没有按过这个按钮,在很难受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坚持,一直坚持到现在。

  然而,具备过硬飞天本领,并不意味着飞天之路就像预想一样的顺利。2003年10月15日,这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一天,浩瀚宇宙太空,首次迎来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人们通过电视屏幕看到的是杨利伟神情自如的形象,然而这背后却是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生死考验。在飞船发射的上升阶段,意外出现了,8赫兹左右的低频振动与人体的内脏产生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共振。

  杨利伟:就像在我的周围,放的都是敲锣打鼓的声音,震动得你受不了,这个时候是你身体用力量用不上,你有劲没处儿使的感觉,实际上是因为共振了,全靠你身体应急的东西对抗。

  黄伟芬:我们当时在大厅里看到的时候,有那么一片刻,杨利伟好像有点儿像闭着眼睛这样的一种状态。

  杨利伟:有一种像濒临死亡的感觉,你觉得你一个是用不上力量,第二个就是你有点儿要过去的那个意思,好在时间不长。

  首飞意味着要用生命去探索未知的风险,杨利伟用常人难以企及的意志力,挺过了来势汹汹的26秒低频共振考验。之后不久,箭船分离,飞船进入太空,也就是从那时起,杨利伟又遇许多到了新的考验。

  杨利伟:最初进入轨道,这个时候你的眼睛充血,脸肿胀,鼻塞,头晕这些现象会有,接下来带来了,我当时是产生了错觉,这种错觉大概在航天员这个群体里有的会重一点,有的会轻一点,基本上90%的航天员都会有,我当时是发生180度的,比如像咱们两个这样坐着的,我在我的感觉里面是倒着的,我脑袋冲下的,实际上在天上,冲上冲下可能对生理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都一样,没有重力作用,但是它会在你脑袋里面形成这么个概念,你会觉得非常别扭非常难受,这个时候完全靠你的意志力,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在上面我就想着我在地面训练的时候,在模拟器里面坐着是什么感觉,你拼命去想,想这些东西,去修正自己这种感觉,当然也很快,大概几十分钟,错觉会消失,因为错觉不消失,时间长了,它会非常容易引起运动病,像这些东西在地面,我们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杨利伟: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首长和全国人民的重托,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这次挑战,我向祖国和人民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在电视直播中大家看到的,是杨利伟挥洒自如的英雄形象,但这背后却是步步惊心。

  杨利伟:比如听到一些声音,甚至于地面打个雷,我在上面都会紧张,因为你不知道是什么,我们在飞船里面坐着,特别是走到阴影区的时候,地面一闪电,能量很大,照到帆板上,反到返回舱里面,突然间一刹那,一亮一亮,那么这个时候,你反过来你真的是汗毛直竖。

  凯旋后,杨利伟把这个意外情况及时反馈给了航天科技人员,经过技术攻关,从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低频共振等问题都得到了彻底解决。然而,5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考验在神舟七号飞船上发生了。神舟七号飞船主要任务是验证太空出舱行走,2008年9月27日下午,当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身上时,意外发生了。

  刘伯明:我看翟志刚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拉舱门,当时舱门丝毫未动,我觉得很奇怪,我说地面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舱门拉不开。

  翟志刚:在开舱门的过程中,首先没有想到开舱门力这么大,根本都没有想到,在天上会拉不开门,而且在开门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想到有可能开门力很大,因此在整个开门的过程中都是按照全力,按照正常的状态进行开门。

  刘伯明:这时候听到志刚的呼吸声非常急促,因为消耗体力非常大。

  翟志刚:最后力量用完了,门没有打开的时候才发现靠我的力量,神七气压舱的舱门是打不开的。

  刘伯明:我走过去想两个人同时抓那个扶手,拉舱门,但是手套又大,根本容不下两个人同时抓,我只好双手环抱他的右臂,因为他左手扶着舱壁,他是右手拉舱门,所以当时我们两个,几乎是一鼓作气拼了全劲往下拉这个舱门,舱门拉开了,有20度角度,这个时候感觉到吸力特别大,舱门,感觉到拽着我们两个人,往上上升,舱门又关上了。

  翟志刚:这就有点着急了,如果门打不开,那我肯定就出不去,我要是出不去,神舟七号的飞行任务就没有完成。

  刘伯明:这个时候已经飞入到我们测控区了,出舱的节点已经到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翟志刚:为了出舱,付出是太多太多了,最关键时候开不开舱门,那前面的训练,一切都为零了。

  刘伯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定了决心,从舱内找到那个金属撬棍递给了志刚,然后把这个舱门别开一条缝,这时候气流瞬间流了出去,舱门很自然就打开了。

  翟志刚:当通过辅助工具,把这个舱门撬开一条缝的时候,明显,那个心情就像瞬间打开了一个小窗户一样,当时想象的,当时没有说,想象的一句成语叫心花怒放。

  可就在此时,又一个“意外”接踵而至,轨道舱突然响起了火灾警报。

  刘伯明:按照规定的程序,志刚先出去,他挂好安全挂钩,人出去了,我移动过来,又挂上安全挂钩,这个时候的出舱活动即将展开,轨道舱火灾,刺耳的报警声传了过来,当时令我们大吃一惊。

  翟志刚:突然间听见火灾这两个字,脑皮子发麻,感觉脑皮子,唰一下子,凉了一下,感觉到头发,每一根都立起来了,瞬间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反应。

  景海鹏:轨道舱火灾,连续三遍,非常急促,而且我眼睛看到的仪表上,就像消防车那个灯一样,上面仪表上显示轨道舱火灾,红的在闪。

  翟志刚:这个轨道舱火灾,太意外了,在我们飞行的过程中,最难处置的两个特殊情况,一个就是火灾,一个就是舱体失去密封。

  刘伯明:我这时又返回到返回舱,和景海鹏沟通,向地面指挥员报告,轨道舱火灾的情况,请地面协助检查。

  翟志刚:这个时候伯明就问我,咱还出不出舱,我说出舱,非常坚决,也非常坚定,第一我认为在这种真空的状态下发生火警的概率十分低,第二我们都费了这么大的力量。

  刘伯明:所以志刚毫不犹豫就出去了。

  解说:按照出舱程序,翟志刚出舱后首先要取回舱外的一块固体润滑材料的试验模块,然后再展示国旗。危机面前,3名航天员临时决定改变出舱程序,首先展示五星红旗。

  刘伯明:我们神七任务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出舱,最具代表的把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证明我们来到了太空。

  景海鹏:所以我们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完成,刘伯明就把五星红旗,把国旗递给了翟志刚。

  翟志刚:等到伯明把这个国旗递出来之后,我也没想别的,既然国旗出来了,就先展示国旗。

  景海鹏:那一刻,我闪过一个念头,豁出去了,即使有火,也没关系,豁出去了

  刘伯明:当时展示红旗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没有准备再回来,我当时甚至想,如果关上舱门,如果发现有一点不妙的趋势,我会当即决断,让返回舱值守的景海鹏,把我们的舱段分离,让我和志刚分离出去,让他平安返回,当时内心的斗争真是异常复杂。

  事后经过天地共同检查确认判断,火警是一场虚惊,是真空环境下仪表发生了误报警。正是神五、神六、神七航天员们英勇无畏的太空探索为后续载人航天任务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我国完成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包括刘洋、王亚平、陈冬在内的7名航天员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的新成员。按照标准,刘洋她们要进行四至五年以上的训练,但是当时神舟九号已确定在2012年发射,所以,刘洋她们的训练时间只剩下了两年,时间紧迫,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提高。离地三尺,不分男女,对于刘洋来说,最困难的就是前庭功能训练。

  刘洋:我感觉自己的前庭功能还是不错的,因为当飞行员的时候坐转椅就完全没有感觉,可是当航天员这个标准是提高了。我觉得这个转椅和其他的还不一样,比如说我跑步,我现在跑得比较慢,但是我通过后期练,我觉得我一定能够把这个体能给练上去,把速度给提高,但是第一次转椅坐到5分钟的时候真的是突然之间就恶心眩晕,然后满头大汗,我记得我当时衣服都湿透了,还好我当天的训练就是坐5分钟,但是5分钟下来之后,一天我都吃不下去饭,我心里想这个可怎么办。我说如果是疼我可以忍,累我也可以挺,但是这种恶心和呕吐的感觉,我能不能忍得了,明天还有8分钟、还有12分钟、还有15分钟。那天回来我心里特别难受,因为在空军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飞行员,可以去执行各种任务了,到了航天员一切都从零开始,而且面对这个比较关键又很基础的训练,我感觉自己可能都挺不过去,那还谈什么梦想谈什么以后,所以那天我真的是忍不住哭了,我就在想,我说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里,我是不是真的选错了,我就不应该到这里来。后来我就自己告诉自己,我说既然是时代选择了我,既然是祖国给了我这个平台和舞台,那我就一定要懂得珍惜,不能由我来放弃,就坚持坚持再坚持。

  2012年,神舟九号,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航天员景海鹏、刘旺重装出征。航天员刘旺以高精准一次成功的中国精度,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首次验证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而刘洋也完成了一次蜕变,虽然残酷的太空不会因为来了一位女性而有所改变,但中国的航天事业却就此迈出了新的一步。

  刘洋:在我确定为是神九任务的首飞航天员之后,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我的爱人在航天城里面散步,我们在院子里面走了一圈又一圈,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如果我真的回不来,你一定要答应我两件事情,第一,就是要帮我照顾好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就我一个孩子,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第二,我希望他能娶一个能顾家的妻子,我觉得这么多年,无论是我当飞行员也好,还是我当航天员也好,我的爱人都非常非常支持我的事业,可以说他在我人生成长的过程当中,不仅是我的爱人,他还是我的教练员,我的陪练员,我的考官,甚至是我的心理辅导员,在我压力很大的时候他为我舒缓压力。我记得他当时就跟我说了一句话,他紧紧握了我的手说,他说我等你回来。

  太空授课是神舟十号任务一大亮点。但人在失重环境下连站稳都很难,还要完成授课、实验和拍摄,比地面难出千百倍。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人乘组进行了200多个小时训练,对各个环节都严抠细磨,为6000万青少年呈现了精彩纷呈、奇妙无穷的完美一课。

  纪实:小球竟然在做圆周运动。现在静止的陀螺在翻滚着向前移动。接上了。现在中国结已经被吸附到了水膜的表面。

  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要在太空进行长达33天的太空之旅,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中期在轨驻留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们在地面首先进行了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

  陈冬:实际上三天三夜可能,都不知道大家经历过没有,我可能一天一夜不睡觉,原来在高中的时候,包括军校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能够坚持,但是感觉一天一夜过去之后,那个困劲上来之后,真的是人就瘫在床上几天缓不过来。那么三天三夜,当时真的是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到第二天晚上了,三四点的时候真的是扛不住,所有的办法,我们想尽所有的办法,那就是洗脸起来蹦蹦跳跳,因为没有太大的空间,蹦一蹦,跳一跳,大家说话讲笑话,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

  地面的挑战是残酷的,在太空中就更不容易。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他们就遇到了一次严峻的挑战。神舟十一号任务安排了一项太空跑台束缚装置验证试验,这在地面上是无法模拟的。通过太空跑台锻炼身体,能够保持航天员充足的体能,这是将来航天员执行空间站在轨长期驻留任务的重要设备。然而,景海鹏和陈冬试验了两次,两次都失败了。

  景海鹏:往那儿一站人就飘起来了,脚根本沾不上我们的跑步机。

  陈冬:不能上对我们长期运动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没有这些体能保证,那怎么办其实压力很大,真的是压力很大。

  景海鹏:压力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在天上睡眠很好,但是当天晚上,我们两个没有睡好觉。

  陈冬:然后我们就想办法怎么能够在后两次把它跑起来,把这个试验做成。

  跑不起来,意味着太空跑台束缚装置无法进行充分的试验。失败两次之后,陈冬开始第三次尝试。

  陈冬:其实为什么让我们上来?就是在这种面临困难的时候有我们在。

  景海鹏:我是手在进行别的实验,其实我的眼睛、我的心、我的思绪在盯着,在看着陈冬在跑,突然我就看到陈冬能够连续跑三步,我就把手头的实验放下了,我就飘过去找到窍门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天上跑步和地面跑步完全不一样,他的重心、他的用力完全不一样。

  陈冬:稍微跑起来之后,真的是当时感觉我觉得心里是有底了,最后我一跑,不仅能走而且能跑,最后可能大家看到了,我用各种姿势,正常跑、双臂展开、抱着头、背着手,想让地面的所有的专家,所有的科技人员看到我们能跑了,而且可以放心大胆地跑,要让他们看一看我们验证成功了。

  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如果说太空跑台束缚装置验证试验考验的是航天员的毅力和智慧,那么接下来发生的这次事故,航天员直接面对的就是心理的挑战,甚至生死。神舟十一号任务期间,突发话音通信中断故障,此时离飞船返回仅剩一周,如果问题不解决,就要启动应急程序紧急返回,给飞船着陆带来极大风险,直接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

  景海鹏:当完成当天的工作之后,这是规定动作,每次休息之前都要跟地面通报一下,我们准备休息了,相关的设备我们可能就要关了,但是一报告没有人回答,没有人回应,陈冬报告三遍,地面没有接令也没有回应。

  陈冬:我们一看在测控区里面,应该是可以跟地面联系的,我们又反复呼叫了几遍,还是没有。

  景海鹏: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半左右依然没有,依然没有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画面。

  景海鹏:其实大家也许不了解,因为这个如果听不到看不到声音、视频,这是很大一个特殊情况,造成最坏的结果我们可能要应急返回。我们自己因为已经听不到,听不到地面指挥就指挥不了你,就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靠航天员这二十年,当然陈冬是八年,要靠我们航天员的这种能力、这种技术、这种心理素质要把飞船开回去。最坏的打算,我们可能回不去了。

  突发意外事故,景海鹏、陈冬并没有着急,他们始终保持冷静,一边紧急排查故障,一边想着有效的处置方法。

  景海鹏:我们担心地面的工作人员担心我们,所以我们在手册上空白页写两句话,“我们很好,请你们放心”,最后展示给摄像机,虽然当时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到,但是我们怕他们担心。还有一个举动,我们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到我们,我们拿起牛肉干,拿上巧克力,有意识地面对摄像机在吃东西。

  陈冬:我们还是比较镇静的,我们整个流程都是按照我们平时训练的来。

  景海鹏:心不慌,步伐也不会乱。为什么?

  没关系,我都训练二十年了。

  黄伟芬:他很聪明,通过书写的方式告诉地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后来把这个问题进行了有效地处置,飞控组把这个问题进行了处置,化解了这次的危机。我觉得航天员处置得非常机智,很及时。

  景海鹏:当三个小时以后链路恢复了,首先听到的是声音,那么那一刻,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听到声音,没有听到地面飞控大厅的声音,但是听到,当时我们两个一对视。

  20年来,中国航天员6次飞天,6次凯旋,人们记住的是11位执行过任务的航天英雄的名字。但是,因为机会有限,21名航天员中,还有10位至今尚未实现飞天梦想,这10人中有5位首批航天员因为年龄超过黄金飞行期,不得不遗憾退役或转岗,再也没有一飞冲天的机会。他们分别是航天员吴杰、航天员李庆龙、航天员陈全、航天员潘占春、航天员赵传东。

  他叫邓清明,在首批还在服役的9名航天员中,是唯一一位还没有实现飞天梦想的航天员。20年来,邓清明先后三次入选梯队成员,离飞天仅有一步之遥,现在的邓清明依然在坚持,在为下一次飞天任务努力准备。

  邓清明:我记得在神十一发射的前一天,我在发射场,那时候我们四个人陈冬、景海鹏、我还有另外一个航天员,当时在发射前一天要开一个特别重要的会议,指挥部开会我们不能参加的,我们处于医学隔离状态。开完会以后,我们中心的领导开完会以后就把这个会议纪要给我们传达,就到问天阁给我们四位待命的航天员进行传达,当然待命的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当时宣布了这个命令,明天的任务很正式的,由海鹏和陈冬两位战友去执行,他讲邓清明和另外一个航天员作备份。海鹏和陈冬表了决心,邓清明你讲两句吧。那个时候我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我为这个梦,为这次任务我就准备了三年,我为飞行准备了十九年,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但是真是没有太多的话,我只是转过身,我们坐在一起,面向海鹏紧紧地抱着海鹏。

  景海鹏:那一幕我感觉很感动很感人,而且我感觉时间很长,两个人抱在一块了。当抱在一起的那一刻,我立马就想到我在2005年我拥抱费俊龙、聂海胜那一刻。为什么?那一刻就像这一刻一样,那个时候我是备份乘组,我也没有上天,就像邓清明一样,我特别能理解邓清明那一刻的感受。

  邓清明:面对这种挫折我也很难受,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因为我们这个团队太优秀了。

  黄伟芬:航天员之间的差异经过多年的训练是非常小的,可能一分两分甚至是零点零零几分这样的差距,所以每次选拔的时候,从我来讲我的内心就特别纠结,入选了的航天员为他们感到高兴,落选了的,因为他的差异太小了,你也看到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你就觉得特别惋惜和遗憾。

  邓清明:战友飞就是我在飞,航天员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神舟十一号任务期间,景海鹏、陈冬在天上飞了33天,邓清明作为备份航天员在地面的航天员支持室陪伴了33天,当任务结束后,邓清明回到家,发生了一幕他终身难忘的场景。

  邓清明:我推开门,我看到我的女儿,我的爱人把我当英雄一样迎进家门,我真不是英雄。家中无伟人,家中无英雄。我就是一个父亲,就是一个爱人,但是她们那么对待我,我再往前走,我看到桌上满满的一桌好菜,满满的三杯红酒放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候我真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心情,我再也不能控制自己了。我冲进卫生间把门一关,把水龙头打开,我的哭声和水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我的泪水和自来水交织在一起。那个时候,我突然之间我抬头,因为看到镜子了,我就讲邓清明,你哭得这么难看,为什么要哭,你为什么不能笑,笑大家会跟你一起笑,哭没有人跟你一起哭,尤其在外面,爱人和小孩都这么高兴,你为什么不能高兴一点,让自己开心是一种美德,让家人开心那叫开心,我觉得是一种功德。后来我就下决心,一定不能哭,想哭的时候一定要把头仰起来,不让泪水流出来。

  20年来中国航天员队伍一次次载誉而归,一次次成就的英雄传奇。而这背后,则是所有航天员长期的艰苦训练和默默坚守,是所有航天人的辛勤耕耘和无悔付出。正如航天员们所认为的那样:中国载人航天是一项大事业,万人一杆枪,几十万人同干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

  杨利伟:应该说从我那时候开始,每个航天员回来都讲一句话,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们送入太空,这里面实际上包括了我们所有千千万万的航天人。比如说我们所有航天员每次任务,当我们去到酒泉发射中心的时候都会到烈士陵园去祭拜我们这些先烈们。为什么七百多位烈士静静躺在那个地方了?为什么要去?实际上没有他们的牺牲,可能真的没有今天一次一次的成功,一次一次的鲜花和掌声。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