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光明网讯(记者 张紫璇)“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当年红军长征穿过的草地就位于今天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瓦切镇北部日干乔大沼泽。草地其实是高原湿地,平均海拔3500余米,为泥质沼泽。过去这里遍布泥潭,当地牧民放养的牦牛如果不慎在日干乔走失,就连经验丰富的老牧人也不敢冒然进去寻找。而这片面积约250万亩的陆地上的“死亡之海”,却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左路纵队穿越草地北上的必经之路。9月14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一行来到这里,尽管刚刚入秋不久,但站在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之间,已感到浓烈的寒意。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80年前,在翻越了雪山后,红军正是从这里开始穿越草地的征程。草地天气,一日三变,雨雪风雹来去无常,昼夜温差极大。据红原县史志办工作人员介绍,红军过草地时正值雨季,年降水量的90%在此期间注入地表,使本来就行军不易的草原积水成沼,连绵成片。沼泽地、寒冷的天气都是致命杀手,加上缺衣少粮,红军过草地“九死一生”。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曾在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的牺牲最大,走出草地后,“我觉得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而这里,也成为红军长征途中非战斗减员最多的地方。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如今,这片苍茫无际的大草地已成为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标志性纪念遗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开发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在这里遇到长征干部学院重走长征路的40多名学员,他们穿着红军军装,沿着当年红二、四方面军所走过的路,打着旗帜,互相搀扶,向日干乔沼泽地深处的草原挺进。一名学员告诉记者:“尽管不少人都出现了心慌、胸闷、呼吸急促的高原反应,但想起当年红军战士在更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理想和信仰顽强地走下去,就觉得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为了让更多后辈来到此地,缅怀先烈、感受红色力量、传承长征精神,这片埋葬无数烈士遗骨的大草地也越来越受到保护。2011年,国家投资3045万元,启动实施了日干乔生态湿地恢复工程,恢复湿地近8万亩,并建成了湿地公园。黑项鹤、白鹳、金雕等80余种鸟类和白臀鹿、藏原羚、藏狐等10余种兽类开始在此栖息生活。这片记录着血泪过往和坚定信仰的苍茫草地,正在以新的面貌讲述着那些令人动容和热血澎湃的红军故事,也在以生态和谐的新旅游景观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距离日干乔大沼泽不远处的瓦切镇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里地处高寒牧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过去主要靠传统畜牧养殖业,结构单一,产值较低,贫困就成了当地的代名词。为了扶持当地经济,国家结合瓦切产业发展实际,把现代草原畜牧业确定为扶贫主打产业,以瓦切唐日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重点,调整畜群和畜种结构,推进人工、半人工草场、暖棚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协会+牧户”的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增加牧民收入。并将每年集体经济盈利部分,支持当年未脱贫和可能返贫的贫困户解决就医、入学等问题。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曾经搭满帐篷的大草原如今也建起干净、整洁、舒适的新居。得益于牧民定居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当地牧民开始从游牧走向定居。瓦切镇也从单一的畜牧业,逐渐发展成有特色养殖、旅游与种植业的多元化产业链。尤其是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草原湿地风光,在政府的引导下,切镇牧民发展了藏区特色精品旅游业,建起了牧家乐。“居住条件好,也能留得住客人,每年旅游收入能有9万多。”瓦切镇德香村牧民致富带头人班玛俄热介绍说。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在瓦切牧民新村,平坦宽阔的道路两旁,新建的定居房错落有致。牧户定居住房配套建设了厨房、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所有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定居房屋既体现了高原藏民族特色,又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据悉,瓦切镇新牧区综合体规划是利用自然生态和人工塑造来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牧区氛围,打造以旅游、商贸、居住等为一体的川西北草地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安多藏文化旅游、黄河生态鱼美食旅游集镇,使之成为新时期的新牧区典范。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对于瓦切镇居民而言,扶贫脱困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当地政府为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组织全镇169户贫困户开展畜牧生产技术指导培训、餐饮技能培训等专业技能培训,其中4人通过餐饮培训推荐到辖区内的餐馆、牧家乐务工,实现人均增收10000元/年。而瓦切镇日干村贫困户尼玛俄热经过培训,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了村里一大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如今再谈起自己的生活,尼玛俄热欣慰地说:“政府给引了好路子,我靠自己的双手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网络媒体走转改】昔日长征艰险地 开出藏地“幸福花”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