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讲解员:讲解靠喊 假期上班像打仗

  “科技馆几乎全年不闭馆,除了除夕、初一、初二休三天外,其余节假日,别人休息时,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这个十一假期,观展高峰来临时,中国科技馆每天客流量都超过3.5万人次,而其中最为火爆的,要数经过半年改陈后重新面向观众开放的“华夏之光”古代科技展厅。期间,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部8名讲解人员,每天都要保证至少7人在岗。也就是说,每名工作人员都要保证上班7天以上。“在大家都出去玩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做出行的安排。其实‘错峰’的感觉也挺好的。”20岁出头的讲解员王晰玉开朗地说。

  早晨8点钟,展厅的工作人员就全部到岗了。巡视展厅、检查展项设备、打扫展厅的卫生,他们开始为这一天的接待工作做准备,紧张地等待着游客们的到来。9点钟科技馆开馆,人流突然间涌入空无一人的展厅,“打仗”一样的一天就此开始了。

  “观众朋友们,在您眼前这个神奇的动态展品展示的是铜绿山古铜矿采掘场景。您从‘矿井’往里看,还能看见正在采矿的‘古人’。这个展品告诉我们,我国古代的铜矿开采技术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10点开始,展厅定时的免费讲解开始了。围拢在讲解员王晰玉身旁的观众大约有50人左右,由于人多、队伍庞大,就算有讲解器,让最后排的观众都听清讲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王晰玉每次讲解都像是在“喊”,讲完整个展厅用时在40分钟左右,这时嗓子早就有些沙哑了。“一天两场讲下来,确实会有些疲惫,不过我们早就习惯了,”王晰玉说。

  “欢迎各位小朋友和家长来到我们的华夏科技学堂,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学习一下中国结的小知识。之后我们再亲自动手编织一个中国结,为我们的祖国母亲庆生,好不好?”到了下午3点半,王晰玉又成了“老师”,为感兴趣的孩子们上起了“科技课”。华夏科技学堂十一期间开课,每天一个主题,教孩子们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小知识。今天王晰玉给小朋友们讲的,就是从古人最原始的“结绳记事”到繁复美丽的中国结的发展历程。虽然这些内容她之前也讲过,但为了让课堂效果能够更完美呈现,王晰玉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备课”了,准备课件、查阅资料、试讲……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做讲解员最大的挑战就是随时都要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这给了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的压力和动力,也让我不断提升自己,”今年是王晰玉当上讲解员的第二年,她说,这是一个她理想中的工作,她愿意为了它付出自己的年轻和热情。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