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全面了解江门高新区取得的成就,实地感受该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新形象。
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江门高新区已成为颇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根据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最新通报的情况,2018年江门高新区排名62位,连续第4年实现争先进位,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前50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
国家高新区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这里有一股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推进科技创新、振兴实体经济、吸引人才等措施,让高质量发展有了“源头活水”。
科技创新带来勃勃生机
一款油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在线路板上直接打印字符。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这款字符打印油墨,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而且产品环保性能优越,无任何废水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2006年,该公司在江门高新区创立。董事长周中涛告诉记者,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创新步伐,2017年成功开发国内首创的PCB喷印文字材料RM-4000系列产品。
“该产品打破了日企在行业内的技术垄断,物美价廉,得到市场的热烈反响,大大降低了PCB企业的成本。”周中涛透露,公司PCB喷印文字材料产品的市场用量正在快速增长,产品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工信部批准该公司牵头起草相关标准。
江门高新区作为江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先后搭建起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核心区、中国(江门)侨梦苑创新产业聚集区、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等六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出台《高新区(江海区)推进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推动科技创新办法》等科技扶持政策,持续优化高新区创新驱动政策环境。
目前江门高新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加到80家,市级创新平台增加到25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众创空间增至17家;全区专利授权超过20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件以上;高企培育实现量质双升,高企存量已达3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350家……以阪桥电子、优巨新材料等为代表,一批明星科创企业在这里加速崛起。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该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八大举措”,推动高企树标提质,坚持高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举,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的PCB喷印阻焊、线路材料2017年已开始投入人力、资金进行研发,目前已有实质性进展,有待客户端喷印测试验证,预计2020年正式在市场上推出。”周中涛说。
振兴实体经济有“招数”
在江门高新区,优美科是一家明星企业被高新区寄予着振兴实体经济的厚望。
优美科集团总部设在比利时,是全球领先的科技材料公司。为配合全球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市场,并保持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全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该集团在江门高新区内打造了一个全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的核心产业基地。
记者在这里看到,工地正在按照计划进行建设,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已于6月试产,将于第三季度正式投产。
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更是富民之源。近年来,该区出台的《高新区(江海区)振兴实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江门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60家,高端机电、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
该区还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推进产业平台提质。赴深圳举办招商推介会,斩获国际化龙头产业项目;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揽回多个高端项目签约进驻……该区坚持不懈地进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撑起实体经济发展“四梁八柱”。有数据显示,近两年的重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过400亿元,高新区也将步入发展爆发期。
今年上半年,该区成功引进了麦克韦尔、康普顿、富丽电子等1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60亿元。其中,麦克韦尔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30亿元,计划9月落实供地并动工建设,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江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表示,以制造业发展为抓手,坚持工业立区、实业强区、产业兴区,聚焦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乃是高新区(江海区)勇立潮头的必然选择。
营造良好环境让人才留下来
两年的博士后在站工作结束后,郝占西选择扎根江门高新区,担任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助理。
郝占西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深度挖掘企业益生元产品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的微生态健康功能,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郝占西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来到这里办居住证,我开始以为要提供很多资料,然后来回跑派出所好几趟。”郝占西说,后来有人才服务机构主动联系他代办,根本不需要自己跑,只要提供资料就可以,而且速度很快。
还有一件事让郝占西很感动。今年他的小孩读一年级,人才服务机构的人员主动打电话过来问他,是否需要协助办理小孩入学。
“虽然待遇相对低一些,但是这里以情感人,很贴心,让人感动。”郝占西说。
近年来,江门高新区以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搭建人才科研载体、完善人才发展生态圈等有力措施为抓手,打造人才洼地。2018年,该区出台的《高新区(江海区)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将以引育“高精尖缺”人才为核心,以做优做强人才发展平台为抓手,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的作用,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良好环境,为把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记者得知,该区还出台全市首份县级博士后扶持政策——《高新区(江海区)加快集聚博士后创新创业暂行办法》,从成果转化、出站留区补贴、特约研究员制度、合作导师名师资助等六大方面全方位扶持博士后成长,对优秀博士后创业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比较优势。
另外,高新区按照不低于本地区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的标准设立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8年配套近30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工作,其中用于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项目扶持资助、技能人才补贴发放等超过2000万元。
目前,江门高新区柔性或全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51名,包括2名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博士6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