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事故后,核电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邻避问题”多发的领域。国务院新闻办3日发布了《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这是我国发布的首部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我国核技术安全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对放射源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把所有涉源单位纳入监管范围;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持续降低,目前每万枚1起以下,达历史最低水平。
截至2019年6月,我国运行核电机组47台,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说,中国大陆还有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18座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厂。在未来几个月,福建漳州核电项目、广东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在通过安全审查后,也将陆续进入正式开工建设阶段。
刘华说,我国核电发展安全高效。1985年,中国大陆开工建设第一座核电厂——秦山核电厂以来,核电厂建设就采用安全可靠的反应堆技术。截至2019年6月,已安全稳定运行累计300余堆年(一座反应堆运行一年为一堆年),未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且0级偏差和1级异常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在近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同类机组综合排名中,70%以上指标达到世界先进值。2018年,12台运行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世界领先。我国在用放射源142607枚,各类射线装置181293台(套),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单位共73070家,放射源和射线装置100%纳入许可管理,废旧放射源100%安全收贮。
白皮书显示,我国已建立国家、省和市三级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建成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三张网”,实现辐射环境全覆盖全天候监控。截至2019年6月,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共有1501个监测点,包括167个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328个陆地点、362个土壤点、477个水体点、48个海水点、85个电磁辐射监测点、34个海洋生物监测点,并建立46套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和食品放射性物质监测点。
刘华说,新的核安全法从2018年开始实施,根据国际最新标准,建立严格、高标准的国家核安全标准体系。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安全和核安全研发水平,一些重要核安全研发项目,由国家组织联合科技攻关等。(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