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燕京学堂的“贵州课堂” 聚焦中国扶贫之道

  活动现场图。

  贵阳1月15日电 农村贫困户搬到城市如何生活?城市有没有提供足够生存条件给予那些贫困搬迁户?除了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是否参与脱贫事业……

  经3天实地走访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学生代表团14日在贵州贵阳开展了一堂聚焦中国扶贫之道的“讨论课”。

  记者在现场看到,燕京学堂学生与贵州大学学生以及贵州专家学者,围坐讨论。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陈贤介绍贵州生态扶贫实践时,在场学生用电脑或笔专注记录。

  听完陈贤介绍后,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洪静皓第一个举手发言。他说,印尼也有很多贫困人口,他想了解贵州当把贫困人口转移到城市后,如何保障其生活、解决就业问题。

  陈贤回答了洪静皓的问题。陈贤说,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时候,搬出来才能让贫困户摆脱贫困,把他们安置到工业园区周边进行技能培训,解决生计和就业。同时,转化贫困户的思想,扶贫先扶志。

  中国提出,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贵州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7年大约有3600个自然村寨易地搬迁约75万人。

  除了扶贫备受关注外,来自美国的留学生强为韬还关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并现场对贵州大学学生进行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就业意愿调查。

  贵州大学大二学生薛晓梅告诉强为韬,贵州很多高校都设有创客中心,由老师带领形成一个团队进行创新创业,同时积极参与大数据相关的比赛增强个人能力。

  记者留意到,3个小时中,燕京学堂学生向贵州方面专家学者所提问题,有脱贫攻坚、民族政策以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成立等各方面。在中途茶歇,不少学生仍在与贵州的学者进行探讨和交流扶贫问题。

  期间,除了踊跃提问讨论,燕京学堂的学生还跟贵州侗族歌师学习唱侗歌,一时间清脆的歌声响彻屋内。

  “此次贵州行,是一堂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洪静皓说,通过实地走访让他看到,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下的“功夫”,值得学习和向自己的国家进行推介。

  燕京学堂教师陈长伟表示,此次贵州调研是学生课程的一部分,把课堂“搬到”贵州,有利于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接收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生就读。(完)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