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探索季节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让候鸟建奇功解纷争促和谐

  万宁探索季节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图为万宁市兴隆石梅湾社区“候鸟人才”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和治理现场。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文/图

  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开发区石梅湾社区,有个地方每天都很热闹,那就是万宁市“候鸟人才”志愿服务站。

  这个由来自全国各地老年人组成的民间团体,除了组织各种公益活动之外,还有153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矛盾化解、个案维权等,创建平安社区、和谐家园。

  “近年来,大量‘候鸟’老人秋冬季节性地移居万宁3至5个月,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矛盾纠纷。我们充分发挥‘候鸟’人才作用,积极探索‘候鸟’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8月10日,万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应龙对《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这个城市还通过建立矛盾大调解中心、“三级”调解网络、“特色法庭”等,构筑“大调解”体系,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发展稳定基石。

  盛夏时节,蚊虫频繁出没。位于兴隆开发区侨乡路的旭阳·雨林海小区,周边本地居民每到晚上都点燃枯枝杂草,用烟雾来驱赶蚊虫。当浓烟雾随风飘散,整个小区都弥漫在浓雾之中。由于气味较大,雨林海小区业主们意见很大。

  据介绍,此小区业主都是来自内地的“候鸟”,他们循着烟雾来源多次上门协调未果,就与本地居民发生了争吵,继而可能发生更大的冲突。

  海南雨林海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万宁分公司党支部(简称“雨林海党支部”)得知此事后,协同万宁市旅居人协会党支部,共同协商解决这起矛盾纠纷。“我们与周边村党组织共同出面到本地居民家做思想工作,本地居民保证不再燃烧枯枝杂草,同时我们筹资为村民驱虫灭蚊。”雨林海党支部书记高学阁说。

  “雨林海党支部是全市成立的首家非公企业党支部。”杨应龙说,为了让每年旅居万宁市过冬的“候鸟”党员过上党组织生活,万宁市委在万城镇、兴隆区、山根镇等“候鸟”集中的地区指导成立了万宁市旅居人协会党支部等9个“候鸟党组织”。

  在日常工作中,万宁通过这些党组织和“候鸟”党员发动“候鸟”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有效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积极协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不同人群合理利益诉求,融洽“候鸟”群体和本地居民的关系,增加“候鸟”群体的归属感。

  2016年3月5日,在万宁市团委倡导下,万宁市“候鸟人才”志愿者服务站在石梅山庄揭牌成立。

  据介绍,这个服务站从“候鸟”成员多种特长出发,组建以石梅山庄“候鸟”人才志愿者为主体的组织网络,参与社会管理事务,开展各种公益服务。目前,服务站驻扎28个服务队伍,已经注册登记志愿者153人。

  “我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希望通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个案维权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稳定、祥和的社会氛围,为万宁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来自青岛市的“候鸟”党员志愿者代表李兴华告诉记者。

  为构筑“大调解”体系,近年来,万宁市委政法委从全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人社、卫生、行政复议等部门抽调了20名业务骨干,另聘请两名专职调解员,在全省首创“多元化”矛盾纠纷“大调解”平台——万宁市矛盾大调解中心。

  “我们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行政复议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诸类调解资源集中一起,实现调解资源的科学整合,调解机制的衔接联动,快捷有效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杨应龙说,近两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案件200宗,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0多人次。

  记者在万宁市矛盾大调解中心看到,这个中心设有受理处、政法委执法监督协调室、人民调解等共12个窗口,大厅墙上悬挂着工作指南和联系电话,“依法调解,为民解忧”的锦旗格外惹人注目。

  “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调解故事。”调解员岑居能举例说,姚某、郑某到万宁出差,二人在神州半岛溺水意外死亡。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20多人从外地赶来,情绪激动,多次信访。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介入,加班加点,对家属进行安抚,在各部门联动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

  记者注意到,这个中心大门就面对信访接待室,对待信访事件,可以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力争做到“小矛盾不出村,中矛盾不出乡镇、大矛盾不出市”。

  记者手记   

  面对当前“候鸟”纠纷、旅游纠纷、征地拆迁等新型民生类社会矛盾纠纷凸显状况,如何找到化解良策?万宁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一直在行动。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作为“候鸟”人群较为集中地区,万宁市创新“候鸟”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模式,通过设立“候鸟人才”志愿服务站、“候鸟”党组织,为“候鸟”群众提供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平台,推动小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持续提高“候鸟”群众的安全感、归宿感和幸福感。

  杨应龙告诉记者,万宁市还通过建立矛盾大调解中心、特色法庭、基层调解网络,聘请专职调解员、调解专员,形成合力化解社会矛盾,让“调解种子”撒满地、“调解之花”处处开、“和谐之果”大丰收,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万宁样本。

  编后  

  风从海上来,潮起海之南。《法制日报》记者近日深入海南6个市县,探寻海南如何取“枫桥之石”,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海南升级版,梳理“枫桥经验”在海南各地的鲜活实践。

  从海口的“三调联动”到陵水“专职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化”,从三亚的“法律诊所”到儋州的“‘三位一体’新机制”,从琼中的“诉调对接”到万宁的“候鸟人口服务管理+大调解中心”。“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矛盾不上交”的精髓一以贯之。

  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如今又迎来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发展机遇。海南始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海南新篇章,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琼州大地深深扎根、开花结果,着力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长治久安之路。

  本报“枫桥经验”在全国——海南创新样本系列报道到今天告一段落,接下来,本报还将继续刊发“枫桥经验”在全国栏目稿件,展现北京创新实践所取得的成绩,敬请关注。

  原标题:万宁探索季节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山根镇|枫桥经验|大调解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