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壁画雕塑受损迟迟不修有隐情

  老伤无人修新创还没补
  地铁壁画雕塑受损迟迟不修有隐情

建国门站的壁画出现了破损。

  南锣鼓巷站的幕墙砖缺失。

  实习生 李荣 本报记者 刘冕

  东四十条地铁站,《走向世界》壁画里,一位运动健儿嘴角“烂”了至少七八年,还没治;国家图书馆地铁站,一尊雕塑被摸“秃”了至少两三年,不仅没修,至今还有乘客抬手就摸……北京有超过100件艺术品散落在370座运营的地铁站里,最近半个月,记者走访这些地铁站发现,艺术品的老伤没人修,最近添的新伤也无人补,甚至也很少见到控制“病情”的举措。  

  南锣鼓巷站:

  被抠走20多块砖

  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的站厅中部,靠近F出口设置了一处由3000多个方盒子拼组成的幕墙。1000多件北京老物件封存其中,每一块外边都有一面橘色透明的马赛克砖。 

  上周三晚高峰,10分钟就有4位乘客直接上手去抠马赛克砖。“这里面是什么呀,抠出来看看。”3位来北京旅游的小伙子凑在幕墙前,一位直接上手,使劲儿去抠一块马赛克的边缘,另外两位当军师。“这块,这块看着边儿有点松。”

  对于这种行为,一位站务员说:“暑期客流量很大,根本看不住。只要看到有人抠墙,我们就会去提示一下。”记者在现场数了一下,至少20块马赛克砖已经消失,有一个盒子里落着灰,里面还能看到碎掉的橘色马赛克。

  国图站:

  抬手摸“秃”雕塑头

  “就是看着它的造型很可爱,忍不住就想摸一下,”程先生每日上下班都会在国图站换乘,他告诉记者,“就是习惯性地会摸一下。”“它的头顶很亮,一眼就能看到,所以就管不住手了。”被问及为何要触摸雕塑时,一位女乘客不好意思地收回了手。

  这座雕塑的名字是《摔跤》,是2009年4号线开通时就摆放到站厅层的。雕塑是两个皮肤黝黑的人扭抱在一起,占了上风的人如今头部锃光瓦亮,甚至眼睛部位都已经被摸掉了漆,露出原本的黄铜色。另一个处于下风的人物后背和胳膊也未能幸免,也被摸出了本色。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部分“伸手”乘客在被问及为何要触摸雕塑时,都会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

  地铁部门:

  很难找到模具与材料

  除了这些最近五六年添的新伤,地铁站里的艺术品“老伤”也是久病难医。2015年,本报曾报道过《历经30载 北京地铁壁画“伤情”多》。最近记者再次回访2号线东四十条站、建国门站、西直门站等车站,壁画墙缺损的依旧缺损,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新伤。

  有病不治,地铁部门给出的理由是缺乏模具。对于2号线等老线上的“老伤”,由于原画作的不可复制性,原始模具不知所踪和制作材料及数量的限制等现实原因,一直不敢贸然修复。地铁部门曾表示,在找到稳妥修复方法前不会轻易修补,避免对壁画造成“二次伤害”。对于新线里受伤的艺术品,目前也没有备品备件。“一旦损坏,维修需要先打报告,单独定制产品,之后才能修补。”一位业内人士说:“很少有厂家会为一两块砖开模,即使有人做费用也非常高。而且整个维修过程需要周期比较长。”

  一位地铁一线员工建议,地铁艺术品如今已经成为新建线路的“标配”,在建设过程中最好提前准备一些备品备件,一旦发生残损可以随时替换修补。学习设计专业的梁先生说:“现在的工艺很发达,不妨在设计制作艺术品时就选择更合适的工艺,除了要坚固不易损坏,还可以利用类似3D打印等技术,随时可以制作某一个部位的替代品。”

  记者手记 

  地铁艺术品修复

  可向社会征集方案

  其实,地铁里“受伤”的艺术品迟迟不修,可能不仅是“缺药”的原因。

  在博物馆里,有些艺术品也存在因为技术、用料等原因无法立即修复的情况。有些策展方就会在展出时再附加一张文物原图,让观众可以一睹原物风姿。地铁部门不妨也跳出固有思维模式,邀请乘客们集思广益,为受伤艺术品更好展示出谋划策。

  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市民建议不仅要给艺术品治伤,更要在地铁站里营造文明观展的氛围,有时候拉一条围栏,贴一张提示标,小举措,就可以避免艺术品再受伤。

  原标题:地铁壁画雕塑受损迟迟不修有隐情|艺术品|地铁部门|雕塑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