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如何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

  研学旅行如何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

  行走课堂的大门将越来越敞开。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一家之言】

  在这个即将结束的暑假,“研学旅行”再度成为许多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季节性热词。一些中小学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考虑,希望让更多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更多的学生家长则认为孩子起早贪黑辛苦大半年了,让他们出去走走看看一方面可以放松放松,另一方面也能丰富知识和阅历。孩子们呢?一个学期下来,他们对“出去”的渴望不言而喻。

  家长、学生和学校的共同需求,使“研学旅行”越来越热,“研学市场”越来越大。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又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两个文件对如何规范研学旅行,如何实现中小学阶段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怎样才能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如何通过研学旅行强化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越来越成为参与各方尤其是相关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庆八中宏帆中学自2011年便探索将研学旅行作为一门课程,逐步形成完善的“活动育人”的研学课程体系。根据“活动育人”的研学课程体系,“研学”的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在重庆市内也可以在市外;“研学”的内容可以是天文地理也可以是历史军事,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以是华夏文明五千年;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可以投票决定“去哪儿”,但不管“去哪儿”,都必须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力求每次研学旅行都成为孩子们终生受益的人生经历。学校甚至不惜每年拿出一周的上课时间,将正在书桌上埋头苦读的孩子们“赶”往“行走的课堂”。

  但要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确切地说,这其实是一件稍有不周就会引发争议的事。怎样才能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对于许多正跃跃欲试或者已经开始做但还不是很得要领的学校、师生和家长来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7年来的实践探索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首先,研学旅行是课堂的有机组成和有效延伸。“行走的课堂”是为了将孩子们在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静态课程转化为动态课程,使其成为孩子们早期“学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研学”对学校和教师做好“研”和“学”的“备课工作要求,至少应该不比正常课程的标准低。否则,学生和家长可能就会觉得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其次,研学旅行应该是基于完整的研学教育理论、完善的研究教育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教育理论和研学教育课程应该以《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教育理论上从理论框架、教育目标到研学规划,课程研发上从课程目标确认、产品定制设计到行前行中行后实践课程研究等方面,形成层层推进强化实践体验、追求学生参与及成长的逻辑闭环。

  最后,研学旅行从实施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应该包括从出发的“最初一公里”、过程执行的“每一公里”、结束前的“最后一公里”的所有“研”“学”环节。最初一公里包括出发说明、研学纪律、责任分担和落实等方面;过程中“每一公里”既包括严格实施既定方案,也包括根据实际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既有方案;“最后一公里”包括安全返程和评估总结等。

  从研学教育理论、研学教育课程开发、研学教育实施三个维度立体构建研学教育的闭环逻辑,有利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从与自然、历史和社会方方面面接触中获得更真实的自我体验,从而建立起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正如该校一些学生今年5月在云南参观澄江化石展览馆后发出的感慨:“在这个伟大的地方,我们从未如此认真地思考:生命是什么?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花草为什么是花草,我为什么是我?我能是我,这是多么幸运!”也许正是这样的思考和体验,证明了研学旅行可以成为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拓展思维和眼界、丰富知识和阅历的“行走的课堂”。

   (本报记者 张国圣)

  原标题:研学旅行如何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行走的课堂|课程目标|去哪儿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