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考之问”到兰考巨变

  从“兰考之问”到兰考巨变

  一份脱贫奔小康的漂亮答卷

  “把这间房盖起来,游客来了就有地儿吃饭了。”日前,在“游家小院”里,66岁的游文超正在为盖新房忙活着。

  游文超祖辈生活的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坐落于九曲黄河在豫东平原的最后一道弯处。这里曾是兰考县最大的风口,沙丘遍布,贫困凋敝。50多年前,焦裕禄在这里带领群众除风沙、盐碱和内涝“三害”,他当年亲手栽下的一株泡桐,后来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焦桐”。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1990年,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写下追思焦裕禄的词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来到兰考。

  此时,兰考县正为解答“兰考之问”而努力。“守着焦裕禄精神50年了,为什么兰考的贫穷落后仍没有根本改观?”面对“兰考之问”,兰考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重承诺。

  如今,昔日的盐碱地已销声匿迹。焦裕禄当年为防风固沙大力提倡种遍兰考的泡桐,已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由泡桐制作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已是兰考的一大支柱产业。

  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在河南省率先全面脱贫,一举摘掉了“穷帽子”。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入新时代的兰考,换了新颜。兰考巨变,也成为改革开放40年摘掉贫困帽子奔小康的生动见证。

  盐碱地开起“游家小院”

  回想这些年走过的日子,游文超说,跟家门前流过的黄河一样,曲曲折折。“除了沙,还是沙。”刻在他脑海中的故乡是“满面灰土,牙齿一嚼都嘎巴嘎巴响,鼻子经常流血。有时风沙把门堵住了,人只能从窗户爬出去”。

  风沙、盐碱、内涝,兰考人称之为“三害”。据记载,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当时有38万人口的兰考,近五分之一的人逃荒到外省。

  上世纪60年代,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造林固沙、育草固沙、翻淤压沙。

  “特别是翻淤压沙,以工代赈,干活多了多分粮食,当时像我一样的小孩子也去呢!”游文超回忆道。

  独特的治沙办法,让庄稼收成一点点好起来。但1977年,游文超退伍回到家乡,过的依然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日子。

  1978年之后,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游家不仅能吃饱饭,还盖了新房。日子眼瞅着一天天好起来。2013年,游文超的老伴和外出打工的儿子相继患重病,医药费、孙子孙女的学费,一笔笔开支掏空了积蓄,游家成了贫困户。

  在2014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兰考作为联系点,赴张庄访贫问苦、指导脱贫。面对习总书记的嘱托和人民期盼,兰考县委、县政府郑重作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

  2014年,在健康扶贫政策帮扶下,经过治疗和恢复,游文超老伴和儿子的身体好了起来。2016年春,摘掉贫困帽子的游文超,召集儿子、儿媳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将老屋改造,发展民宿旅游。

  “不能干看着好政策,不去用啊!”游文超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机制,贷款12万元,把家里的老房子改建成特色民宿,起名为“游家小院”。

  民宿收入5万元,10亩地收入1万元,自己和儿子、儿媳打工又各挣了万把块钱,“按照小康标准来算,我们家6口人需要10多万元收入,离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游文超充满信心。

  “别问我吃得好坏,到我厨房里看看。”游文超热情地介绍自家的厨房,高压锅、电磁炉、电饼铛、冰箱一应俱全,“为啥总嫌厨房小?东西多放不下!这不,家里又在盖厨房……”

  赶火车不再去逃荒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改革开放前的兰考街头,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当时的兰考火车站,百姓拖家带口围在火车站台,见到进站的火车,不论货车还是客车,只要车一停,就蜂拥而上,拼命挤上去。车拉到哪儿算哪儿,下了车就开始讨饭。

  1970年,卜刚来到兰考铁路工作,“那时兰考人出行都是大包小包,有的甚至带上锅碗瓢盆,恨不得把半个家都带上火车走。”

  “我刚上班时还是蒸汽机车,车一开过去,站台都是黑的,身上全都是煤粉末。”卜刚还记得,1977年之前,兰考火车站的候车室只有一个小的售票口,“连个正门也没有”。

  改革开放后,兰考火车站日渐繁忙,现在已建成了高铁站,给兰考带来了活力与商机。

  今年春节,卜刚坐了一次高铁,“还没什么感觉就启动了。过去觉得火车每小时能跑个百十公里就了不得了,做梦想不到竟然能达到时速300公里。”从兰考到开封,只用了10多分钟,最高时速达304公里。

  铁路的发展见证了兰考县的时代变迁。如今,陇海铁路、郑徐高铁穿境而过,兰考至菏泽菏兰城际铁路、兰考至开封郑开兰城际铁路等即将开工建设。国道G240、G310、G106在县城交汇,连霍高速公路、日南高速公路在境内交叉而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带领百姓奔小康

  在外人眼里,36岁的代玉建让人有些想不通:红火的生意不管了,回家做村支书。

  代玉建任职的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因为这个年轻小伙的到来,逐渐改变了面貌。

  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郑州做生意,事业有成,举家搬进了城,还开上了小轿车。而当被问起是哪里人时,代玉建心有不甘:“兰考有名,穷得有名。”他说,“生意再好,只是代表我自己,兰考人都富了,说话才有底气。”

  近年来,兰考在脱贫攻坚战中,对全县115个贫困村,抽调345名机关干部组建115个工作队,开展驻村精准扶贫;对335个非贫困村,每村明确1名包村干部,专职从事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工作。当地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强、致富带头能力强的“双强”支书,代玉建就是其中一员。

  2014年,刚回到村里时,代玉建看到的是整个村只有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开党员会议,连办公室都没有。

  变化是干出来的。代玉建先后拿出90多万元,两个月时间,为村“两委”盖起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二层办公楼,并配备了办公家具、电脑等设备,解决了村“两委”办公问题。

  村里浇地缺水少电。代玉建多次协调,县电力部门批了6台变压器,铺设线路两万余米,达到井井通,村民浇地有了基本保障。代玉建前后到县乡跑了近半年,最终让村民饮用上放心水。

  2017年3月27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代庄跟随兰考县一起,终于摘掉了那顶“穷帽子”。

  代玉建深知,摘掉“贫困帽”不是终点,带领村民实现小康梦,“必须让他们有‘造血’功能”。

  2015年,代玉建发起成立合作社,流转了200亩土地。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98户,村民收入是以前的2~3倍。他带领村委成员以合作社为平台,先后推出了苗圃基地建设项目、高效农业免息帮扶项目、农资零利供应项目、土地经营风险担保制度和试行农民土地托管制度,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回村4年来,代玉建的妻子给他算过一笔账,如果代玉建安心在郑州做生意,一年能挣几百万元。但代玉建心里有另一笔账:2014年回村时,人均年收入4600元,而到了2017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11600元。

  50多年前,焦裕禄种下的那棵“焦桐”,如今已根深叶茂,生机勃勃。从焦裕禄时期治理“三害”,到改革开放后摆脱贫困,再到今日奋力迈步小康,焦裕禄精神时刻激励着兰考的干部群众,勇进取,莫停歇。

  作者:潘志贤 郭晓阳

  原标题:从“兰考之问”到兰考巨变|游文超|焦裕禄|做生意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看点)”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