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9月11日电(记者 戚亚平)“西域雄关,丝绸古道,一道天险,南北分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意大利欧联通讯社副社长朱建民在铁门关遗址参观采访后发出的感慨。
“行走中国·2018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新疆兵团”采访团一行10日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参访铁门关遗址,感受沿袭2000多年的西域新疆屯垦戍边历史。
西域雄关铁门关位于新疆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新疆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其历史大约是从公元前174年焉耆僮仆都尉在铁门关设立守备时期开始的,晋代起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沿孔雀河进入一条30公里长的峡谷,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是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关旁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的遗址。今天的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续写着古代名关屯垦戍边的故事。
美国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冰凌称:“铁门关不是一般的景点,它是古代屯垦戍边的见证,也表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今天新疆兵团的屯垦戍边和此有渊源。新疆兵团军垦战士守护新疆这片疆土,很伟大。”
德国《欧洲新报》总编辑范轩告诉记者,从西汉起屯垦戍边,到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屯垦戍边好的做法,这向炎黄子孙昭示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会写很多有关新疆、有关铁门关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铁门关的历史、了解屯垦戍边的历史。”
国务院新闻办2014年10月5日发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新疆成立生产建设兵团。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的战略举措,也是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据悉,为期六天的“行走中国·2018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新疆兵团”主题采访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由新疆兵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承办。采访团成员由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阿联酋等19个国家的22家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组成。此行,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将先后深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师阿拉尔市进行采访。(完)
原标题:海外华文媒体参访铁门关遗址 感受屯垦戍边历史|屯垦|戍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