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50
《不成问题的问题》70分
观影地点:百老汇影城国瑞城店
观影人数:15人
已于昨日全国公映的《不成问题的问题》日前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首映礼,这是梅峰的导演处女作,在这部电影之前,这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副教授曾多次和娄烨导演合作,担任了娄烨多部电影的编剧,还获得过第6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而这部导演处女作《不成问题的问题》也斩获了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主演范伟也凭借这部电影荣升金马影帝。
《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上世纪40年代的大后方重庆,一间物产丰富却总是赔钱的树华农场,一场明争暗斗在新旧两个农场主任之间上演。影片在当今电影市场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学院派”风格,特色鲜明,完成度也较高,豆瓣评分高达8.1分。无论主题还是表现手法,即使放在文艺电影谱系里,也是难得一见的类型。但对“非影迷”的观众而言,影片133分钟的片长、距离当代较远的旧社会生活,缓慢琐屑的细节营造、暧昧又多面的主题阐释,都多多少少造成了一定的观影壁垒。至截稿前,影片首日票房仅有170多万。
导演梅峰在专访中向新京报记者剖析他是如何用复古的影像呈现了这个三幕寓言,以及范伟饰演旧农场主任丁务源、王瀚邦饰演新农场主任尤大兴、张超饰演的秦妙斋等角色有怎样的设计。
角色
原著角色 笑看个性“方圆”
在老舍先生的原著中,故事里只有四位主要角色,分别是丁务源、秦妙斋、尤大兴和尤太太。在角色设计上,导演梅峰让丁务源和尤大兴呈现一种圆和方的对比:“见到演员本人时就觉得特别适合剧本里的角色。尤大兴耿直方正,一心把事做好,但是不讲究技巧方法,在中国人情社会不吃香;范伟老师就是圆乎乎的,得体、有分寸、让人有安全感;秦妙斋就是疯疯癫癫的,个子高、又细又长——‘大龙虾似的,往旁边一闪,照常往里走’。”
新增角色 丰富电影空间
老舍先生的原著其实是一部短篇小说,体量有限,所有故事都发生在农场这一个场景里。完全按照小说内容完成第一稿剧本之后,梅峰发觉故事空间明显缺少电影性。没有丰富的空间,观众会疲劳,演员也没有发挥余地,所以决定开发另外一个空间,补全小说中的背景。“创造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如乡绅佟老板和上海许老爷,以及许老爷的姨太太和佟老板的女儿。在中国社会关系里,女眷之间会频繁走动,这样就将两户人家和农场联系了起来。”
演员
范伟 即兴调整台词细节
“这部电影留白的部分挺多,尤其丁主任心机太深了,空白留出角色的弹性。比如丁主任乘船落水回来那场戏,到底是真是假?直接强调是假的,那弹性就没了。”梅峰导演讲到了一个范伟现场即兴调整的细节,“演到这场戏的时候,范伟说想加一句台词,让秦妙斋来问丁务源,那船夫怎么没发现?这就让观众开始怀疑丁务源是不是撒谎。你看他多可怕,都是演戏,这个意味中国人一看就明白的。他使苦肉计,心里排兵布阵,编排了一出大戏。”
张超 表演的生活化自由
张超在本片中的表演十分亮眼,把秦妙斋龙虾一样的肢体语言演得活灵活现。梅峰回忆跟这位歌手出身的演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方穿着一套民国的服装就来了:“长衫过膝,棉布鞋,他说我是打扮成秦妙斋的样子来跟您见面的,我就觉得眼前一亮,可见他对这个角色是喜爱的,对工作也有热情。如果说范伟和殷桃这些戏剧舞台演员增加了电影的厚重感,那么张超就让表演更生活化更自由了,揉到一起符合电影的气质。”
镜头
固定镜头 体现角色特性
《不成问题的问题》最大的视觉特征就是黑白画面和大量固定镜头。梅峰表示黑白画面是为了接近40年代民国电影的感受,固定镜头是因为现场基本上是一台机器拍摄。除此之外,镜头还根据角色特性做了设计:“没开机之前做视觉设计,我希望是三块:丁主任就是平面,不要太多景深,就是一个活在表面的人;秦妙斋是闯入者,从这里开始有手持镜头,开始动;尤大兴有一个悲剧性的底色,他的戏份没有一个镜头是动的。”
长镜头 还原现实真相
梅峰最初也担心过一场戏动辄三四分钟观众会不会觉得无聊、看不下去,但是后来他发现,这种镜头选择让视觉稳定下来,观众反而会有一种还原现实的微妙感受。片中最长的一场戏是许老爷和三太太在屋子里吃饭,两个人絮絮叨叨地说话。“中国人就是这种习惯,面子上一团和气,私下里就变成另外一种事。每个角色都有表面和内里的差异,你看丁主任那么没有侵犯性,其实人家是做大事的(赶走尤大兴和秦妙斋自己继续做农场主任)。”
■ 对话主创
遇到“戏精”怎么办?
范伟:其实戏精本来是个好词,说的是演员演得好;现在的含义变成人设太多,表演成分太多。我觉得戏精真的得到一定段位,秦妙斋比较肤浅,丁务源比较高段位。生活中遇到这种人就敬而远之吧,工作上合作可以,但是做朋友就(算了),如果这样的人是单位的头儿,那咱们就走吧。
殷桃:演戏也需要对手,你不接招就好了。如果你段位高应该用尤大兴的方式对应,坦诚是最厉害的。
张超:我觉得男女生约会的时候就特别戏精,我觉得有时候戏精是一个尊重,希望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
王瀚邦:戏里遇戏精,生活中我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方正与圆滑哪个更好?
王瀚邦: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的性格底色是很难改变的,一切都是选择,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就好。
范伟:其实我们特别希望现实生活中将两个角色合体,有丁务源的温度和人情味,同时也有尤大兴的实力。
为何是“职场教科书”?
梅峰:年轻人初入社会遇到人情世故的复杂情况,所以看这部电影会有切肤之感。有人看到职场,有人看到情感,有人看到时代,这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本身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