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内核
从“做梦的权利”到“向生活提要求”
被媒体誉为“印度良心”的阿米尔·汗是个演员,更是个斗士,以电影为武器叩击印度的社会现实问题。而《神秘巨星》导演阿德瓦·香登给他做了多年经纪人,参与过《地球上的星星》和《真相访谈》等作品,似乎也传承那份昂扬斗志,在其第一部导演作品《神秘巨星》里,我们看到了阿米尔·汗电影里一贯闪光的社会责任感。
这并不是说电影是文艺或者沉闷的,正相反,导演用一个举重若轻的梦想励志故事包装了沉重的主题,需要揭开梦想那张流光溢彩标签的一角,才会发现它真正的内核:做梦的权利。
因为阿米尔·汗,《神秘巨星》免不了要被拿来跟《摔跤吧!爸爸》比较。两者有着相似的主题内核,都在为男女平权发声,但角度却构成微妙的互补。
《摔跤吧!爸爸》里,女性觉醒是在男性推动下完成的。爸爸坚持让女儿摔跤,为的是证明女孩并不输给男孩。女儿吉塔最初没能理解爸爸的意图,直到参加同学婚礼,她才发现通过摔跤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促成她建立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直到国际比赛前,她才懂得摔跤不仅是打败对手的个人荣耀,更是为全印度的女孩而战,促成她从自我意识上升到社会意义的第二次觉醒。
再看《神秘巨星》,女性觉醒是由女性自发产生、并在相互激励下完成的。尹希娅14岁,正处在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叛逆、冲劲和理想主义,让她有了愿意为之努力的梦想。而当这个梦想遭遇来自传统父权的打压和毁灭时,才有了更基础、更卑微的诉求:做梦的权利。在尹希娅认知到“做梦的权利”那一刻起,她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了,觉醒之后就是挣脱父权的束缚,“向生活提要求”。
尹希娅第一次录制发布唱歌视频,这是个情绪微妙的场景,一方面会为她迈出唱歌给全世界听的第一步而欣慰,一方面又为她只能藏在罩袍下面隐藏自己而悲哀。
她穿上罩袍,抱起吉他,面目模糊,像她的名字,代表了女性群体,《我是谁》那首歌里唱的是“我是谁”、“我身在何处”、“谁能知晓我心之所向”,太多的疑问,是她个人的心声,也是诸多女性的疑问。不同的是,尹希娅勇敢唱出了她的疑问,唱出了内心的无法平静。她没有认命,而是对命运提问,这次发声犹如一首等待发酵的战歌,是她觉醒的前奏。
现实土壤
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境遇让人反思
尹希娅这个名字,在印度语中意为“女人”,很多印度女性永远只是父亲、丈夫和儿子的附属品,可能一生都触碰不到这个权利,甚至麻木地不再做梦。难得的是,导演没有止步于此,他还在尹希娅的叙事明线之外藏了暗线:妈妈。
电影里第一次出场,妈妈戴着墨镜,眼角有伤,她对女儿解释是不小心撞伤的。当然,尹希娅和观众都不会相信。阿米尔·汗做过一档社会访谈节目《真相访谈》,挖掘和探讨当下印度的社会痼疾。有期节目聚焦“家庭暴力”,有位嘉宾提到很多女性遭到家暴后,因无力反抗,反而加以掩饰,第二天戴着墨镜出门,说是摔的。嘉宾还让有家暴行为的丈夫们应该反思,为何当你下班回到家,妻子不能真心实意地笑脸相迎,却在得知你要出差时感到高兴,因为那几天终于不用挨打了。
很多印度女性活着就是一场艰难模式的大冒险,没出生就可能被扼杀,没长大就可能被嫁,嫁人后可能被打……一生都在被动地承受不幸,从来没有过自我。
这大概就是电影里妈妈的处境,饭菜不合口味、没有及时烧水等小事都能成为父亲家暴的理由,整间屋子笼罩着低气压。而他出差的那几天,尹希娅和妈妈、弟弟仿佛才真的活了过来。妈妈的软弱,在前半部分里甚至让人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只要稍微了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境遇,就只会觉得心酸。
独特之处
不够“燃”,却多了女性视角
电影的激动时刻,是尹希娅的觉醒带动了妈妈的觉醒。妈妈并非一直软弱,也曾为了能生下尹希娅而反抗,在丈夫让她流产时偷偷逃出医院,消失几个月后才抱着初生的女儿回家。
电影没有交代那几个月她是怎么生活的,想来应该很艰难吧,甚至有可能因为这份艰难,使得她不敢产生离婚的打算。所以对于尹希娅违逆父亲的梦想,妈妈始终只是默默支持,在女儿小时候给她买了吉他,后来又卖掉唯一的嫁妆项链给她买了电脑。
可是,父亲扔掉电脑、毁掉吉他,扼杀了女儿的梦想。吉他象征了尹希娅与梦想的联系,也记录了父亲施加给尹希娅的精神家暴,所以在机场那场戏里,当父亲要求扔掉吉他的时候,一直不敢公然违逆丈夫的妈妈终于爆发。两名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在这一刻汇聚。
由于《摔跤吧!爸爸》珠玉在前,冲着阿米尔·汗去看《神秘巨星》的观众期待值不会低,因此看过之后大多会觉得不够惊艳。实际上,《神秘巨星》输出的社会责任感,某种程度上比《摔跤吧!爸爸》更加温润戳心,没有摔跤竞技带来的燃点,却添了女性视角的思考和自我发声。
阿米尔·汗曾在说过,“我无心激化矛盾,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无论在谁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将必成燎原之势”。如今《神秘巨星》或许也能在印度观众心里点燃星星之火。也提醒着国内的电影人,根植于社会现实的题材,永远最有生命力。